2023年恩平市新春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得到广大文艺爱好者踊跃参与。投稿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表现力强,涵盖摄影、书法、诗文等门类,展现了恩平市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现精选展出散文作品,以飨读者。
年·家·味道
(资料图)
文/何春玲
我的故乡广东恩平,地处粤中粤西交汇地,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很怀念小时候在乡下过的新年,那时候小孩子的最大盼望莫过于新年的到来了。
乡亲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了。九月底,也就是刚过秋收,家家户户都会“点”上几只雏鹅:黄黄的脚掌,扁扁的橘黄色嘴巴,一身黄褐交替的绒毛如一个个毛茸茸的小球,顽皮的孩子常常忍不住要把这些软软的小球捧在手心里像玩具一样把玩。初始时乡亲们喂养得是如此的细心:摘来鲜嫩的菜叶,洗净后小心地切成烟丝状,有时拌入碎米饭,夜里还要起来喂食一次。等鹅儿大一点,就可以扬着软鞭子,把它们赶到秋收后只剩下禾茬的田地上自由地觅食了。那时候我最常做的事就是捧着一本心爱的书,挑一个暖和的地方一边静静地看,一边留神着鹅觅食的情况……我轻轻地哼着歌儿,细数着每天西斜的落日。穿梭于禾茬、小草之间的小鹅也在此间日渐羽翼丰满。
进入尾冬,乡亲们陆续开始“扫晦”了。他们会挑一个晴朗的日子,把家里的上下里外扫个遍,把所有的家什:木椅、木墩、木门、木架、木箱子、竹筛子、竹簸箕什么的,噼噼啪啪的冲洗个遍便搬到村前的空滩上晾晒,乡下人特有的拙朴家当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暖洋洋的慵懒着。更吸引人的是村后的那条小溪,此时的溪边定是围满了男女老幼的,棍子拍打在花花绿绿的被子上、床单上,一瓣瓣水花便如雪花般飘落。不多久,溪边小山坡上的芳草地、稔树丛、松树枝上就如泼上了一张张五彩斑斓的油画,还引来一只只笨笨的蜜蜂、蝴蝶围着它们团团转。稚童们这时总是趁机溜去打水仗,捉鱼摸虾……乡间清新的泥土气息和着淡淡的衣皂味,我闻到新年的气息越来越近了。
农历十二月廿四,俗称“小年晚”。一大早,我们还蒙在被窝里,就听见从厨房传来“噼里啪啦”的声音,那是母亲在“爆谷花”。此时的母亲总是站在一口大铁锅前,稻秆子吐着的红红火苗舔着锅底,她拿着一把大铲子将锅里的谷粒快速地翻来覆去,随着谷粒爆开的声音,灵巧的母亲便立马用锅盖罩住并使劲按着,任由锅里“噼里啪啦”个不停,待声音逐渐少去揭开锅盖一看,那满锅白花花的爆谷花就朝你龇牙咧嘴了。母亲挑下一部分用篮子盛好,用作过年做糍时的馅料,然后把余下的一捧捧地塞进我们兄妹几个的口袋里,很快的我们就满嘴都是爆谷花的香味。
新年糍 冯惠茜/摄
炆鹅
莳菇炆猪脚
过年的味道就是香喷喷的炊鹅味吧!年三十大清早,月亮还没有完全西下,家家户户就忙着贴年画、贴对联、挂桔子和大蒜了。年画和对联是早就从人山人海的“新华书店”里挑选出来的,印象中那时也只有“新华书店”才卖这些。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们贴年画和对联用的浆糊是用糯米粉熬熟后滴上几滴醋制成的,母亲说这样会减少虫子来吃浆糊,虽然浆糊最终还是被饥饿的虫子逐渐蚕食掉,但我们照样乐此不疲。我最喜欢的年画是那些画了古代美女的,至于那些美人到底有何渊源,当时的我是懵然不知的。依稀记得有两幅分别叫作《白蛇娘娘与许仙》和《春江花月夜》,里面画着梳起高高发髻,上面别满了珠银花饰,还裙带飘飘的美人。现在想来那些都是大头美人吧,比例是不甚合适的,但在当时的我眼中确属美丽无比了。忙完这些,大人们便开始杀鸡宰鹅了,杀鸡鹅可是一件很讲究技术的活儿,特别是对于体形硕大的鹅,我亲眼看见母亲是这样郑重其事的:先用一只大竹篸把鹅脖子以下的部分罩住,只准许鹅的长脖子伸出来,然后把一张合适的板凳架在竹篸上面,接着是人坐在凳子上面压住,最后是一手攥住鹅的长脖子,一手拉刀。可也常有失手的时候,一是人还没坐稳,刀也没来得及拉,鹅就“当啷”一声往上一蹿,立刻人仰马翻,重重跌倒在地, 鹅趁机夺路而逃!于是一家男女老少跟在鹅屁股后面追个气喘吁吁,乱作一团后才把鹅“捉拿归案”;二是刀已拉,满以为大功告成,谁知鹅又站起来了,还“鹅鹅鹅”的引吭高歌,满屋子的左冲右突。我们家就试过这种情况,大人们肯定是又恼又急的,可小孩子就不一样了,我们常常是一边“哈哈哈哈”的大笑不停,一边追着鹅乱跑,最后七手八脚的才把鹅捉住,此时在嬉笑声中追鹅的人儿都已是浑身开满了红花。笑闹中难掩滑稽!
一起动手 梁志华/摄
压岁钱 冯惠茜/摄
除夕这一天,我们小孩子除了偶尔帮忙打打下手外,就是在大巷小巷里捉迷藏、疯跑了。好不容易等到吃团年饭的时间,这应该算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了,有莳菇焖猪脚(时来运转之意)、芹菜炒花肉(勤劳致富之意)、蚝油生菜(好市生财之意)等,望着满桌子平时难得一见的美食我们早就垂涎三尺了。有一年我的大哥刚好长到齐饭桌高,放在盘子里的熟鹅屁股刚好翘在桌边,他一踮脚口猛一咬就把半个鹅屁股给咬下了,可忙碌的母亲哪里会注意到这些?直到拜祭时才发现的她急得满头大汗,只好虔诚的鸡啄米似的“赔礼道歉”。团年饭前父亲总是习惯性的作作“年度小结”。他清了清嗓子,用家乡腔一字一顿地说:“今年咱家好落力,打都X担谷,挖都X担番薯……卖都X文钱,收入有提高,大狗期末考试X分,小牛X分,大妞X分,小妞长高了,总之比旧年进步,新年来啰,大家再落力点,争取更大进步……”那张庄稼人特有的古铜色脸上洋溢着感激和期待。母亲则口中念念有词,想必是在心里默默祈福了。接着才是大快朵颐的时刻,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那时的食量可谓大得惊人——风卷残云般,一家六口子一顿就可以把两座小山似的鸡肉、鹅肉扫进肚子,饭后我们兄妹还能一人吃掉一只大鹅腿!
放鞭炮和烟花
团年饭后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我们穿上了父母早就准备好的新鞋子、新袜子和新衣裳。那时候的女孩子都兴穿那种俗称“花布仔” 的布料,也不讲究什么款式,都是花上衣花裤子,每个人穿上都好像包裹了一座大花园似的花花绿绿;男孩子都时兴穿那种叫“蓝车”的,蓝得如深海,样式也是大同小异,且上衣前襟两下侧都有一个很大的口袋。这些衣服的款式虽有点单调,但那已是一年里最奢侈的衣着了,我们都兴奋得无以形容。长辈们给的压岁钱自然是少不了的。小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把一毛、两毛、五毛等压岁钱放进大口袋里,不时想起了这事还压压口袋或者掏出来数数,伙伴们比着谁少谁多。最令男孩们兴奋的还是捡炮仗,那天晚上村里总是灯火通明,乡亲们都打了“发糕”来供祭,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庄稼获得好收成。我清晰地记得,一到午夜十二点后乡亲们就开始陆续放鞭炮了,声音此起彼伏,响彻整一个小村,一直持续到天亮才停止。许多男孩子那晚睡得很少,他们在满地红红的厚厚的炮仗纸堆里一边嬉戏,一边找那些没被点着的炮仗,直到全身的口袋都饱胀得装不下,困到受不住了才罢。这里有过一件令人捧腹大笑的事:一次有一户人家刚放完鞭炮,还白烟滚滚的,一个小胖墩(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这可算是一朵奇葩了)担心被人抢了炮仗(因为他自知不比别人灵活),心急火燎的抛开伙伴第一个冲进白茫茫的烟幕(笨拙短颈上那肥肥的下巴随着脚步一颤一颤的)。他被烟熏得不停地咳嗽,但顾不得这些了。他眯起了小眼睛,迫不及待地拣起炮仗塞进口袋里,眼看胸前的两个大口袋就要装满了,不料这时小胖墩的衣服突然“嘣”的一声开了花, 口袋炸飞了,新穿的“蓝车”当即就“挂了彩”,里面衣服也被炸出了一个小洞。所幸布料结实,又穿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才没被伤着。伙伴们个个被吓得呆若木鸡,可随即便哈哈大笑,那小胖墩也着实给吓了个魂飞魄散,还被又气又急赶来的父母开了个“新年彩”……
第二天,我们吃了新年里的第一顿饭,早早地来到村口的空滩上变着花样放捡来的鞭炮,比比谁放的响。大人们则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嗑嗑瓜子,吃吃糖,唠唠家常,看着小孩子玩得那么高兴,在暖洋洋的炮竹气味中,他们也不由自主地放声大笑……
那些“年”,我们曾一起这样度过,那种滋味是甘甜而素朴,醇香且悠远的!它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
我爱家乡的母亲河
文/吴健洪
春风荡漾,鸟语花香,又是一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思乡情意越来越浓,朋友间说起母亲河,不禁想起家乡的锦江河。锦江河秀丽晶莹,古朴自然,娇柔多姿。欢腾的河水,从上游汩汩而下,跌宕起伏,奔流汹涌,浪花朵朵,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似大地上蜿蜒的银龙,又似空中飞舞的彩带,给恩平侨乡增添更加秀丽光彩。
恩平市是广东省著名的侨乡,锦江河是市内的主要河流,起源于大山脉的群山峻岭中,那里沟壑纵横,山高林密,树木参天,郁郁葱葱。中、下游沿江两岸平坦开阔,田园连片,村庄稠密,墟镇罗布,雄起的高楼林立。
小时候,锦江河给我的印象是水清沙白,河滩布满大小不一光溜溜的鹅卵石。炎热的夏天,河水涓涓,鱼翔浅底,我和小伙伴们经常下到河里玩水、捕捉鱼虾,尽情享受清澈河水带来的清凉,溅起童年缤纷快乐的浪花。
后来河里筑起大坝,河床蓄水成湖。我们经常到河里游泳,晚间与朋友到河边散步,坐在绿茵如绵的草坪上乘凉,拉家常,倾谈工作,交流思想,仰望星空,畅谈理想,憧憬未来。有时也会在沙滩上组织晚会,在河中央荡起小船,拉起手风琴,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节奏欢畅、悠扬,充满激情的歌曲,神采飞扬,让燃烧的青春之火在河面上荡漾。
锦江河贯穿恩平大半个辖区。在交通还不发达的年代,既是人们生活饮用水和生产用水之源,也是一条萦系人们经济命脉的黄金水道。上游人们伐下的杉木、竹竿等,扎成一排排的竹栅、杉栅经河道顺流而下;下游人们用木船运来一船船食盐、缸瓦、粮食、布匹等生活物资供应恩城等地的居民。
锦江河水平日从高高的大山涓涓而下,经过朗底、大田、恩城、东成、圣堂、江洲、君堂、沙湖等墟镇,进入开平潭江,流进大海。河水灌溉河两岸肥沃的土地,几千年来,养育世世代代的人民。但,河流也有发怒狂飚的时候,山洪暴发时,如同猛兽,汹涌倾泻而下,肆虐两岸的田园、村庄。
那时锦江河两岸人民饱受洪水威胁的同时,生活也因河水相隔,极不方便。平时锦江两岸的人们通过简便桥、渡船实现日常来往。记得有一次,学校放暑假,我到对岸的外婆家玩,临开学时,适逢几天连降大雨,河水猛涨。外婆说过不了河,不让回学校上课,我心里闷闷不乐。从不旷课、不迟到早退的我,在这节骨眼上,不能与河对岸的亲人联系,无法向老师请假,心情特别糟糕。我死缠烂打,恳求外婆带我过渡(过河)回校上学。还好,当我和外婆他们来到渡口时,雨过天晴,阳光灿烂。虽然经过几天暴雨,河床水位仍然很高,水面比平时宽阔好几倍,但水流不是十分湍急,还可摆渡过河。见此,我心情才舒坦开来。为此事,老师还在同学中表扬了我。
对此事,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时交通、通讯确实是极不方便。电话仅是大队部有一台手摇式电话,非上班时间还无人接听,即使上班时间有人接听,也无法及时将信息转达给当事者。桥梁更是甚少,恩平县境内,锦江河仅是广湛公路上有一座杉木搭成的公路桥,其他地方都是靠摆渡过河,或走简便桥过河。遇着洪水,锦江两岸往来就完全中断,过河办事者,只得望河兴叹。
解放后,江河湖泊的治理得到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发动群众,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对锦江河采取上治下疏等整治措施。利用地形优势,在上游分级筑坝蓄水建电站发电,下游裁弯取直疏通河道。经过艰苦卓绝奋斗,在锦江河沿河建起八级水电站。最上游的发电站,叫红旗电站,建在大山深处。那里树木参天,风景秀丽,大坝雄伟,瀑布飞洒,龙翔凤翥,湖光山色,鸟语花香,被打造成旅游胜地。每逢佳节,各地游客络绎不绝。
变患为利,变害为益。经几代人的努力,恩平的水利设施日臻完善,过去变化莫测、狂野不驯的锦江河水,与全境各大小水库相配,成为推动工农业生产的源头。汛期蓄水,平时河水发电灌溉,既治理水患,又增加河水发电的经济收益。解决洪涝自然灾害带来的问题,农业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为农业生产保产保收提供有力保障,农业生产不断创出新高。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连接锦江河两岸的桥梁陆续搭建起来。从朗底到大田,再到江洲、君堂,共建有十多座水坭大桥。宽敞的大桥飞越南北,像有力的巨臂将恩州大地紧密贯连在一起,成为锦江两岸的交通纽带,促进锦江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公路、通信迅速兴起,道路四通八达,信息畅通,推动辖区经济迅速发展。现在,锦江河两岸热气腾腾,城乡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华灯初上 胡永雄/摄
不断改造建设河道,锦江两岸人民生活得到巨大改善。随着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生产机械化取代原始手工劳作,电动化、自动化解放大量家庭劳动力。舒适的生活环境,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生活感。忙里偷闲的人们,茶余饭后漫步在宽敞、绿树成荫的道路上,活跃在繁花似锦的公园上。各居民区的太极队、舞蹈队、演唱队、旗袍队等等,应运而生,层出不穷。在广场、山麓,甚至村头巷尾,都会见到人们喜气洋洋参加文化娱乐的身影。走进恩平市,尤其是早上或傍晚时分,城乡到处都是一派舞动的景象、一片欢乐的海洋,让人耳目一新,令人精神为之振奋。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当地政府发挥锦江两岸的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在沿河两岸打造系列供人们休闲游乐的景点。从上游的红旗电站开始,向下游依次有:红旗电站、锦江电站、锦江温泉度假村、大田丽江、大田石山、恩城湿地公园、鳌峰百兽园、恩城电站、熙春塔、冯如广场、歇马举人村、江洲榕荫等。纵观锦江河流域,就像一个山水秀丽的大花园。
碧映恩州 王健鹏/摄
童年 许春阳/摄
今年春节,人们挥散疫情阴霾,心情特别欢畅,到处洋溢着祥和幸福气氛,大街小巷人们喜气洋洋。花市、年画、春联摊档,早早出现在街头。宽敞的恩城两岸长堤车水马龙,市城管部门早早在沿河两岸挂起大灯笼,每到夜幕降临,灯火阑珊。大年三十晚刚过,人们禁不住喜悦心情,在银光闪烁夜空中燃放起烟花,五彩斑斓的天空,映照着锦江河畔,锦江河显得更年轻,更加壮丽璀璨,是我们心里永恒的母亲河。
来源:恩平文艺
责任编辑:谭远妍
关键词:
Copyright 2000-2023 by www.jiaoyu.meiriwa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 : 5 85 59 7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