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报告发布:总体配额履约率达99.5%,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每日消息

来源: 时间:2023-01-03 18:40:35

记者李德尚玉实习生赵雅南北京报道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全面介绍了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市场交易和履约情况,对配额分配和清缴的工作考虑做了说明,总结梳理了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制度体系建设进展,对加强重点排放单位数据质量管理相关举措做了介绍。


(资料图)

《报告》显示,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年度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成为全球覆盖碳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2020年电力行业单位火电发电量碳排放强度相较2018年下降1.07%。

通过抵销机制,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为风电、光伏、林业碳汇等189个自愿减排项目的项目业主或相关市场主体带来收益约9.8亿元,为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一个履约周期后,企业碳资产管理的能力水平得到提升,超过80%的重点排放单位设置了专职人员负责企业碳资产管理。碳排放数据核算、报告和核查制度逐步完善,在发电行业配额现货市场运行良好基础上,生态环境部将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高排放行业。全国碳市场总体配额履约率达99.5%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2019-2020年)以发电行业为首个重点行业,共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是全球覆盖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报告》显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成交均价42.85元/吨,每日收盘价在40-60元/吨之间波动,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

第一个履约周期在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间开展碳排放配额现货交易,847家重点排放单位存在配额缺口,缺口总量为1.88亿吨。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抵销比例不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第一个履约周期累计使用CCER约3273万吨用于配额清缴抵销。

总体上看,市场交易量与重点排放单位配额缺口较为接近,交易主体以完成履约为主要目的,成交量基本能够满足重点排放单位履约需求。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总体配额履约率为99.5%,1833家重点排放单位按时足额完成配额清缴,178家重点排放单位部分完成配额清缴。从各地区履约完成情况看,海南、广东、上海、湖北、甘肃五个省市全部按时足额完成配额清缴(如下图所示)。

(第一个履约周期各地区配额清缴完成情况图片来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

超80%重点排放单位设碳资产管理专员

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方案在确保电力供应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手段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将碳减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兼顾了节能减排和行业发展。

企业通过参与配额分配、交易和清缴,加大低碳转型投入,企业碳资产管理的能力水平得到提升。

《报告》指出,第一个履约周期后,超过80%的重点排放单位设置了专职人员负责企业碳资产管理。其中约15%的重点排放单位成立了10人以上的碳资产管理团队,负责全国碳市场相关事务。近90%的重点排放单位表示将更加重视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积极配合报告核查,并将碳排放数据纳入企业日常监管和统计范畴。

通过全国碳市场实现减排收益的重点排放单位中,有45.71%计划将减排收益资金投入到节能减排工作中,20%的重点排放单位计划用于补充生产流动性资金。以碳市场激励企业加大减排投入,反哺行业发展作用初步显现。

《报告》指出,生态环境部将持续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各项工作,坚持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完善制度机制,提升监管水平,强化数据质量管理,在发电行业配额现货市场运行良好基础上,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高排放行业,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逐步建立起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监管有效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温室气体 完成情况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meiriwa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40

邮箱 : 5 85 59 73 @qq.com